█”表示,其蕴涵式为p█q。美国哲学家、逻辑学家刘易斯首先运用“必然”“可能”“不可能”等模态概念来研究蕴涵问题,从而提出这一概念。严格蕴涵与实质蕴涵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命题p和命题q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,即p真而q假不仅是假的,而且是不可能的。
出处:哲学卷-->逻 辑 学-->现代形式逻辑 数理化力学卷 严格蕴涵
  蕴涵的一种,用于模态逻辑。它最初由英国逻辑学家麦柯尔(H.MacColl)提出,美国哲学家、逻辑学家刘易斯(ClarenceIrvingLewis,1883—1964)在创立现代模态逻辑时使用了这种蕴涵。严格蕴涵用鱼钩符号“3”表示,它可以由模态算子◇(称为“可能算子”,◇ p 意为“ p 是可能的”)或□(称为“必然算子”,□ p 意为“ p 是必然的”)以及真值联结词来定义。在刘易斯的模态逻辑系统中, A 3 B (读作“ A 严格蕴涵 B ”)被定义为7◇( A ∧7 B )(读作“‘ A 真且 B 假’是不可能的”)。 A 3 B 也可以被等价地定义为□( A → B )(读作“‘ A 实质蕴涵 B ’是必然的”)。
出处:数理化力学卷-->数  学-->数理逻辑·数学基础鲁虺大辞海" />

鲁虺大辞海
输入关键词:
类目资源: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

鲁虺大辞海 / 严格蕴涵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

严格蕴涵

严格蕴涵 哲学卷 严格蕴涵
  蕴涵的一种。设“如果p,则q”的真假以从p推出q的可能性为必要条件,则称p对q的关系为严格蕴涵。用符号“█”表示,其蕴涵式为p█q。美国哲学家、逻辑学家刘易斯首先运用“必然”“可能”“不可能”等模态概念来研究蕴涵问题,从而提出这一概念。严格蕴涵与实质蕴涵不同之处在于它要求命题p和命题q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,即p真而q假不仅是假的,而且是不可能的。
出处:哲学卷-->逻 辑 学-->现代形式逻辑 数理化力学卷 严格蕴涵
  蕴涵的一种,用于模态逻辑。它最初由英国逻辑学家麦柯尔(H.MacColl)提出,美国哲学家、逻辑学家刘易斯(ClarenceIrvingLewis,1883—1964)在创立现代模态逻辑时使用了这种蕴涵。严格蕴涵用鱼钩符号“3”表示,它可以由模态算子◇(称为“可能算子”,◇ p 意为“ p 是可能的”)或□(称为“必然算子”,□ p 意为“ p 是必然的”)以及真值联结词来定义。在刘易斯的模态逻辑系统中, A 3 B (读作“ A 严格蕴涵 B ”)被定义为7◇( A ∧7 B )(读作“‘ A 真且 B 假’是不可能的”)。 A 3 B 也可以被等价地定义为□( A → B )(读作“‘ A 实质蕴涵 B ’是必然的”)。
出处:数理化力学卷-->数  学-->数理逻辑·数学基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