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1 in D:\INETPUB\VHOSTS\luhui.net\httpdocs\grphp\index.php on line 138
图十二:白方下“A”处可吃掉黑两子,黑方下“A”处可吃掉白四子,真是“步步紧要”。<br/>但如果白吃黑子就属于正常的吃子,没有什么解释的必要,但黑吃白呢?这就属于我们要讲的内容,“反提”。<br/><br/><p></p><br/>图十三:黑方吃掉了白棋四子,但这种吃子的意义似乎并不太大,而本身由两子的危险,变成了三子。<br/><br/><p></p><br/>图十四:白方又把黑方吃了回来,这种反提所吃的子,比原来的多,这涉及到“目的概念”,在这一课里就不讲这个问题了。 <b>练习题<br/><br/><br/></b>一、轮到白方下子,提掉黑方三子不成问题,下一步黑方能提白子造成“反提”吗?请摆出顺序和变化。<br/><br/><p></p><br/>二、轮到白方下子,能吃掉角部黑棋三子,但黑方的反击手段是什么?<br/><br/><br/><p></p><br/>三、白方下在什么地方吃掉黑两子,黑有什么反击手段,白方又有什么着法?可运用“反提”技巧。<br/><br/><br/><p></p><br/><br/>四、白棋先走的变化如何?<br/>黑棋先走的变化又如何?<br/>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,稍稍超出范围,但为了以后学习的需要必须提出来? <br/><b>练习题答案<br/><br/></b><br/><b></b>图 1 <p></p><br/><br/>一、正解图<br/>图1:白方可在1位吃掉黑方三子,这仅仅是一个过程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 <p></p><br/><br/>续正解图<br/>图2:在一题中提出的问题,在这里有了答案。黑方运用“反提”的手法马上又可以吃掉白四子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1 <p></p><br/><br/>二、正解图<br/>图1:白1可吃掉黑棋三子这是看一眼便知道的简单事情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 <p></p><br/><br/>图2:黑棋可以运用“反提”的手段,马上提掉白方两子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1 <p></p><br/><br/>三、正解图<br/>图1:白方只有走1位,才能吃掉黑方两子,黑方也只有在此处突出,黑2位吃掉白一子谋生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 <p></p><br/><br/>图2:白于3位终于吃掉了黑棋三子,这可能是非常有趣的“打一还三”。这只是刚刚开始,接下来黑方也有手段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3 <p></p>四、正解图<br/><br/>正解图 1 <p></p><br/><br/>图1:假如黑棋走,可在1位吃掉一白子,这道题的正解比较难,黑方和白方的应法也不一样,这是第一步。<br/><br/><br/>正解图 2 <p></p><br/><br/>图2:但是白2又可以全歼黑方五子,此题难度稍大,这个图形以后还要讲。白方弃掉一子,却换得了能吃掉黑方五个子的条件,真是高明的技巧。<br/><br/><br/>正解图 3 <p></p><br/><br/>图3:黑3反过来又可以吃住白一子,请看答案图三,这个题下面还要讲。但黑3的“着法”要注意,这虽不叫“反提”但却属于这个范围。<br/><br/><br/>正解图 4 <p></p><br/><br/>图4:假如白棋先走呢?<br/>白方虽可在1位提黑四子,但不好。角里的变化很有意思,白1虽能吃掉黑方四子,但是以后还有变化。<br/><br/><br/>正解图 5 <p></p><br/><br/>图5:黑2又在紧要处吃白,虽然没有把白子吃起来,但白方已无生路。<br/><br/><br/>正解图 6 <p></p><br/><br/>这道题对于读者现有的知识来说,所提出的问题难一些。(见图3)这个图里黑1的打吃,似乎是吃住角上的一个白子,其实并不然,这里有手段,请接看图7。<br/><br/><br/>正解图 7 <p></p><br/><br/>在图7里,白方出人意料地在“1”位处吃,看起来黑方只要在A位“提子”就可以了,其实并不然,下一课再讨论这个问题。 <b>第八课 打劫<br/><br/></b>初学者学完本课,便可以下棋了,不论下的水平如何,但毕竟可以独立对局了。如果不懂得“打劫”,那么对局就要中断,据统计,每十盘棋中有七盘棋离不开“打劫”,而初学者大多喜欢激烈的攻防战斗,几乎是盘盘有“打劫”。<br/>那么,什么是“劫”呢?<br/><br/>图一 <p></p><br/><br/>图一:双方战斗十分激烈,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,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棋子围住,这种局面如果轮白下,可以在A位吃掉一个黑子;如果轮黑下,可以在B位吃掉白子,此时此刻轮到白棋下子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二 <p></p><br/><br/>图二:白方在上图A位处吃了黑子,解除了黑方的手段,但是,黑似乎也可以在本图B位,再吃回白子,白又可以吃黑,双方如果这样轮流下去,棋局便无法进行了……。怎么办呢?<br/>围棋规则对打劫是这样规定的,在对局的某一方刚刚提过对方一子,而对方又可以提回一子的情况下,对方不能马上回提,要在别处也下一着,使对方跟着在别处也下一着,然后才能回提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三 <p></p><br/><br/>图三:这是最简单的“劫”,也叫“单片劫”,其价值比较小。但是“劫”的内容繁多,其表现形式多样,有的相当复杂,当今的高段棋手也为之“头痛”。虽然我们只在此课中介绍简单的部分,但要求大家一定重视它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四 <p></p><br/><br/>图四同图三的形式都是打劫,双方都在争夺A点,但两图的内容却不一样。图四中的A处关系太大了,若黑“劫”胜了。可在B处吃白两子,如白胜了,可在B处吃黑一子,来回的出入是惊人的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五 <p></p><br/><br/>图五:“劫”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,此图中A位也能产生“劫”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六 <p></p><br/><br/>图六中A位的争夺,关系到死活,A点对于白棋,事关重大。 图七 <p></p><p><br/><br/>图七:白棋的两个子已经死了,白方如果在A位跑,无疑黑要下在B位,那样白方损失更大,但是在打劫的时候却有所借用。根据规则规定“提”一子后,对方在可以回提的情况下不能马上回提,要先在别处下一着,待对方应一手之后再回“提”。那么在别处打劫的时候,图七中的“C”和“D”便是绝好的“劫材”,顾名思义“劫材”就是“打劫”的材料。<br/><br/></p><br/>图八 <p></p><p><br/><br/>在“打劫”的过程中白方走了图七的C位,则变成了图八的形状,图八中的黑方如果在B处提掉白方两子,白方可在“劫”的地方“提劫”,黑方如果消“劫”,白方可在A位提黑两子,以此来作为补偿。<br/><br/></p><br/>图九 <p></p><p><br/><br/>图九中的A位也是“劫材”。这便是打劫的全过程。伴随着“劫”的产生,“寻劫”、“打劫”“消劫”,可以使一盘棋有顺序地完成,以免中断。<br/><br/></p><br/>图十 <p></p><p><br/><br/>图十:这场劫争相当激烈,黑方1位提掉了白子,白三子四分五裂,处于危险状态。白走在2位“寻劫”,黑方怎么办呢?如在A位“消劫”,白方8位打吃,黑右边损失是很大的。因此,黑棋走3位,白方走4位又提回“劫”,黑5位“断”,要吃右边的棋,白6并不同意这种交换,黑7又提回“劫”,白8打吃二子,黑9“拐”下来,白10位“提劫”,黑11又“寻劫”,白12打吃黑两子,黑13提回劫,白14吃提5、11两个黑子,黑方15位“消劫”。<br/>这是初学者打劫的实战例子,当然,在打劫中作为“开劫”的一方要算好劫材,做为“应劫”的一方也要取得一定的实利而“打劫”。在“打劫”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吃亏的劫材是十分重要的。<br/><br/></p><br/>图十一 <p></p><p><br/><br/>图十一:围绕着“劫”的争夺,双方绞尽了脑汁。<br/>黑1“提劫”,想吃掉白方五个子,白2从上方企图联络救援,黑下在3位态度十分坚决,切断了白的退路。白4又“提劫”,黑5冲,着法严厉,白6挡住,黑7“提劫”,白8冲,黑9挡,白棋实在没有适当的“劫材”就在此处断掉。黑方终于打胜了“劫”,在11位“消劫”。白12在此处打吃黑棋。这里的战斗暂不要去评论,但可以看到黑棋要吃掉白方五子的决心,从“打劫”的角度上去讲,是成功的。<br/><br/>初学者一般对打劫敬而远之,但是学不会打劫,或打劫技术不高,就学不好围棋,若熟练地掌握好各种打劫的本领,就会觉得打劫是非常有趣的,围棋之所以吸引了好些爱好者,“打劫”是吸引人的缘故之一吧! <br/></p><b>练习题</b><br/><br/>一、黑先<br/>在这个图形中还能不能对白棋的眼位进行威胁?<br/><br/><br/>一题图 <p></p><br/><br/>二、黑先<br/>学过死活的读者可以看得清楚,黑方角上没有两个真眼,想想办法,还会不会有生路?<br/>黑方须利用图中的劫材去打劫,以使这块黑棋逃出虎口,请大家在二十分钟内答出答案。<br/><br/><br/>二题图 <p></p><b>练习题答案<br/><br/>一题答案</b><br/><br/><p></p><br/>参考图 <p></p><br/><br/>参考图的走法是错误的,黑如走在1位,对白棋是没有什么威胁的,因为就算白棋不走此处,黑棋也不能下在A位,如下在A 位,白方会毫不客气地在B位把黑全部吃掉。黑1是不动脑筋的坏棋。<br/><br/><p></p><br/>正解图 <p></p><br/><br/>正解图中黑1的走法是利用“打劫”对白棋给以致命的打击,假如白屈服地在A位粘上,这块棋就死了,否则就只有打劫。<br/><br/><b>二题答案</b><br/><br/><p></p><br/>参考图 <p></p><br/><br/>黑走1位是不行的。白棋在2位打吃,黑在3位接住,白在4位粘上,黑方失败。<br/><br/><p></p><br/>正解图 1 <p></p><br/><br/>图1:黑方利用“打劫”谋求生路,是最善的着法,黑1“扑劫”白方2位“提劫”,这时就要靠劫材来决定这一局部。<br/><p></p><br/>正解图 2 <p></p><br/><br/>图2:黑3这一着是经过十分钟左右的计算得出的最佳“妙手”。<br/>白不论从A位还是B位打吃,黑方都去“提劫”(这里有劫材的关系)<br/><br/><p></p><br/>正解图 3 <p></p><br/><br/>图3:这时劫在黑方手中,白方也必须要“劫”,白在1位有“劫材”,黑只能在2位粘住,这种地方“劫”只能打胜,若粘住,白在2位提吃一子,被包围在里面的黑棋依然死棋。<br/><br/><p></p><br/>正解图 4 <p></p><br/><br/>图4:当白又“提劫”时,黑1冷静地卡打,白棋只能2位提,黑方提劫,白方没有“劫材”了,黑方漂亮地吃白两子做活。 <p></p><p></p>课间休息一下 <p></p><br/><br/><b>围棋礼仪与弈德</b><br/><br/> 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,也是一门艺术、一种文化。因此,围棋的精神、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,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,在棋艺进步的同时,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。<br/><br/><br/><b>一、礼仪</b><br/><br/>  1.猜先的礼仪 对局前猜先时,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,自己则取出1枚(或2枚)黑子,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:若是双数已方执白(取2枚则相反)。比赛前的猜先,则应由卫冕者、段位高者、年长者来抓子。<br/><br/>  2.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。 此礼仪来源于日本,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,则应下在右上角,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,表示对对方的尊敬。<br/><br/>  3.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。 在日本的大比赛、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,晚辈、下手方、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,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。<br/><br/><br/><b>二、弈德</b><br/><br/>  1.参加比赛不应迟到,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。<br/><br/>  2.对局前,双方应握手,或点头示意,以表尊重。<br/><br/>  3.下棋时,坐姿应保持端正、不要歪坐。<br/><br/>  4.思考后手再拿子、不应抓子、翻打或玩弄棋子。<br/><br/>  5.下棋时应轻拿轻放,不应用力拍子。<br/><br/>  6.尽量不要推子。<br/><br/>  7.落子无悔。<br/><br/>  8.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,更不应边评边弈。<br/><br/>  9.对局时不应吃东西,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。<br/><br/>  10.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、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。<br/><br/>  11.对局时应节制吸烟。 在目前中、日、韩的职业比赛上,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。如赛场内不许吸烟,或如果对手不吸烟,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。<br/><br/>  12.对方思考时,不应随意离席、走动、或是观看他局。<br/><br/>  13.对局时,对手因故离席,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。<br/><br/>  14.“胜固欣然、败亦喜”。局后,双方应复盘研究,切磋棋艺,谦逊待人,增进友谊。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,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。<br/><br/>  15.局后,双方应收好棋子、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。<br/><br/>  16.不下赌博棋. <b>收官的技巧<br/><br/></b><b>第一章 官子的种类和收官的原则</b><br/><br/>一、官子的种类<br/><br/><br/>官子只有三种类型:<br/><br/>1.双方后手:无论哪方下都是后手。<br/><br/>2.双方先手:无论哪方下都是先手。<br/><br/>3.单方先手:一方下是先手,另一方下是后手,又叫作逆先手。<br/><br/>无论哪一种官子,首先都必须对目数有个初步认识,否则无法计算官子。 <b>二、目数的计算<br/></b>围棋的最终胜负是以双方各占地域的多少来决定,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,占到交叉点超出180.5个的一方为胜方。(不考虑黑方贴子)<br/>占领交叉点共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用棋子本身占据;另一种是用棋子围出地域来占据。<br/>棋子围出地域的交叉点叫作“目”。目的数量叫作“目数”。<br/>图 1 <p></p><br/><br/>(图1)黑方所围出的地域(空)共有14个交叉点,计作14目。<br/><br/><br/>图 2 <p></p><br/>(图2)黑方所围的地域(空)内有19目。<br/>另外,在对局时常常有提子的问题出现,这提子的交叉点如何计算目数呢?<br/>提掉对方一子,对方棋子所占领的交叉点就少了一个,而我方则多了一个。因此,每提掉对方一子或对方有一死子时,就应加算1目,也就是说,等于2目。<br/><br/><br/>图 3<br/><br/><br/>图 4 <p></p><br/><br/>(图3)黑1提掉白一子后,这一小块棋共有4个交叉点,再加上提掉白一子的1目,共计5目。<br/>(图4)黑1提掉白三子,这一小块棋共有3个交叉点,但提白三子要加3目,共计6目。<br/>图 5 <p></p>(图5)黑空之中有三个白死子,是6目,再加上16个交叉点的目数,共计22目。<br/><br/>图 6 <p></p><br/>(图6)黑方所围交叉点共142目,加上六个白死子是12目,再加上四个提X子是8目,总计142+12+8=162目;白方所围交叉点是136目,加上三个黑死子是6目,再加上三个提X子是6目,总计136+6+6=148目。<br/>黑方162目-白方148目=14目。<br/>这局棋的结果就是黑胜14目。<br/>当我们初步认识了目和目数之后,就可以以此来衡量官子的大小了。<br/>除去目数的计算,在进行官子分类之前,必须区分官子的先手和后手,这样才能确定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官子。<br/>先手官子即是除去了本身这手棋的利益之外,对方若不应时,它兼有下一着能取得更大利益的手段,所以对方不得不应。<br/>后手官子即是除去本身这手棋的利益之外,对方即使不应,它也没有下一着的第二利益,所以对方可以不应而它投。 <b>三、双方后手<br/></b>无论任何一方下在那里都是后手的官子,叫作双方后手官子,是三类官子中价值最低的一种。<br/><br/>图 7<br/><br/><br/>图 8 <p></p><br/><br/>(图7)黑1、3扳粘后,白棋可以不应,黑方是后手官子。同样:<br/>(图8)白1、3扳粘后,黑棋可以不应,白方是后手官子。<br/>双方谁下都是后手官子,即双方后手官子。(图7)、(图8)的官子价值是后手2目。价值很小,一般都在官子的最后阶段才会去占这种官子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9<br/><br/><br/>图 10 <p></p><br/><br/>(图9)和(图10)黑1提和白1提都是后手官子,其价值是后手6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11<br/><br/><br/>图 12 <p></p><br/><br/>(图11)黑1、3打拔白三子是后手9目的官子,因为:<br/>(图12)白1挡,不仅可以避免白△三子被吃,同时还能得X的3目。所以:<br/>黑下可以增加6目;白下可以增加3目,其总和是9目。<br/><b>对于双方后手官子的原则应该说最简单,也最容易理解,即是从大到小。</b><b>四、双方先手<br/></b>任何一方下在那里都是先手的官子,叫作双方先手官子,是官子种类中价值最高的一种。因此,在收官阶段时要优先争占此类官子。<br/><br/>图 13<br/><br/><br/>图 14 <p></p><br/><br/>(图13)黑1、3扳粘后,白4粘,必须补一手,这是黑方的先手官子。白4若不补:<br/>(图14)黑1打后,白棋左边一块棋即已净死。同样:<br/><br/><br/>图 15<br/><br/><br/>图 16 <p></p><br/><br/>(图15)白1、3扳粘后,黑4粘,亦必须补一手,这就成为白方的先手官子了。黑4若不补则<br/>(图16)白1打后,黑角已被净杀。<br/>如上所示,无论黑白双方哪方抢到先手,哪方就得到4目的便宜,所以叫作双方先手官子。<br/>不要说是关系到双方的死活,即使:<br/><br/><br/>图17<br/><br/><br/>图 18 <p></p><br/><br/>(图17)黑1尖时,白也不能不应,否则黑于6位跳入,白棋也难以接受。同样——<br/>(图18)白1尖时,黑也不得不应,否则白于6位跳入,黑角也将被搜刮得体无完肤。<br/>这样的双方先手官子,其价值约为6目。就说是一路扳:<br/><br/><br/>图 19<br/><br/><br/>图 20 <p></p><br/><br/>(图19)和(图20)双方先手官子,其价值也有8目之多。<br/><b>我国清代著名棋手施襄夏在其所著《凡遇要处总诀》中曾指出:“彼此均先路必争”。他明确指出了双方先手官子的原则,应是双方必争。</b><br/>在双方先手官子中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注意,即是“见合”在官子中的应用。<br/><br/><br/>图 21 <p></p><br/>(图21)白1尖是双方先手6目的官子,价值很大,此时如黑2挡,白3尖,仍是先手6目,那么,以下至黑12补止,等于被白方共计占得先手12目的官子,黑方这种下法没有不失败的道理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2 <p></p><br/>(图22)白1尖时,黑2亦应尖。这样,白1尖占得一个先手6目官子,而黑2尖亦争占得一个先手6目官<br/>子;白若于2位尖,则黑1位尖,正所谓是“见合”收法。当然,这种官子较之双方后手官子两处“见合”的情况要难得多。然而,一旦掌握之后,对于棋艺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。 <b>五、单方先手和逆先手<br/></b>一方下是先手官子,而另一方下则是后手官子时,对前者来说是单方先手官子,对后者来说就是逆先手官子。<br/><br/>图 23 <p></p><br/><br/>(图23)黑1、3冲,白2、4挡时,黑方的两冲是先手官子。但是: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4 <p></p><br/><br/>(图24)白1挡虽是后手,却避免了黑方的先手冲,即为逆先手官子。<br/>无论是单方先手还是逆先手,只有先后手的差别,目数都相同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5<br/><br/><br/>图 26 <p></p><br/><br/>(图25)黑1、3扳、5粘,白6虎,不得不补,黑方即为先手官子,价值为7目。<br/>(图26)白1曲,防止黑方的先手扳粘,为逆先手官子,其目数也是7目。<br/>不考虑棋局的发展,过早地将先手全部下完,就会失去“味道”。为了保留劫材和余味,往往不愿将先手占尽,这时就会产生逆先手官子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7<br/><br/><br/>图 28 <p></p><br/><br/>(图27)黑1、3、5扳都是先手,是黑方先手9目的官子。<br/>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,虽是先手,却需要保留,这里包含着很深奥的道理。<br/>(图27)的黑1、3扳不仅是先手官子,同时还是劫材,所以有时就有保留的必要。这样就产生了:<br/>(图28)白1渡过的逆官子机会,其目数为逆收9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29 <p></p><br/><br/>(图29)黑1、3扳长、5粘,是先手5目的官子。但是:<br/><br/><br/><br/>图 30 <p></p><br/><br/>(图30)黑方有A位的提,以下又有B位和C位的点入,故而要保留前图的先手扳粘,因此才会给白方逆收1、3扳粘的机会。<br/><b>至此,对于单方先手的收官原则,可以总结为:掌握时机。</b><br/>对于逆先手官子的原则,在以往的官子书里都认为,逆先手可以防止对方的先手,所以计算时将它作为一般后手官子的二倍来计算。但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,下面做专门阐述。  <b>六、逆收官子的原则<br/></b>如前所述,官子的种类通常归纳为三大类,即双方先手、单方先手和双方后手。到了收官阶段,双方先手的官子“力在必争”,双方后手的官子“从大到小”,可以说这是无可置疑的准则。然而,对于单方先手的官子,对方下出时为逆收官子,双方又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?<br/><br/>图 31<br/><br/><br/>图 32 <p></p><br/><br/>(图31)黑1、3扳粘,如果时机正确是先手,其价值为先手3目。<br/>(图32)黑1断吃一子,在一般情况下,白2必须应,黑1断的价值为先手4目。<br/>诸如这一类单方为先手,另一方为后手的棋形,在中盘阶段,当我们判断形势和计算空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依据上述原则的。<br/>然而,在实战对局中,(图31)的黑1扳,因对白方这块棋的生死没有影响,所以不能认为它是绝对先手,假如盘上其它地方有比黑4位吃一子更大的官子时,白4便可以不应。(图32)的黑1断吃虽可说是绝对先手,但在实战中往往因为劫材或气的关系而保留不走,因此都存在被对方逆收的可能。<br/><br/><br/>图 33<br/><br/><br/>图 34 <p></p><br/><br/>(图33)白1、3扳粘的价值为逆收3目。<br/>(图34)白1接即为逆收4目。<br/>象这类目数不太大的逆收官子,就其表面价值而言仅此而已。但是,由于本来是对方先手权利的地方,能够争占过来归为已有,可想而知,其真正价值就不仅限于此了。<br/>作为先手考虑,当然应尽量避免对方有利的逆收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对于先手方来说,“掌握好收官时机” 乃是重要的原则。<br/>逆收官子虽然是后手,但其价值比起同类的双方后手官子无疑要大。那么,什么时候逆收有利,什么时候逆收不利呢?<br/>不少业余爱好者有这样一种习惯的看法:逆收3目等于后手6目,逆收4目等于后手8目,简而言之就是二倍的关系。即使是职业棋手,甚至在其所著的棋书里也如是说:“在一般情况下,单方先手官子(包括逆收官子)的价值相当于后手官子的二倍,我们通常是把单方先手官子折合成后手官子的价值,然后根据价值的大小依次收官。”<br/>对此,我们不敢苟同,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在理论上虽有一定的“道理”,但在实际中是很不确切的,也是绝对不能遵循的。<br/>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?因为一盘棋的官子阶段,余下的后手官子是多种多样的。<br/><br/>图 35 <p></p><br/><br/>(图35)假设现在盘上还有这样七处官子(为了便于计算,采用十路小棋盘予以说明):A为后手6目、B为5目、C为4目、D为3目、E为2目、F为1目,除此之外还有G为白方先手3目,现在轮到黑棋下,那么黑棋是下在A位收后手6目大呢?还是G位逆收3目大呢?<br/><br/><br/><br/>图 36<br/><br/><br/>图 37 <p></p><br/><br/>(图36)、(图37)用两种不同的下法收完官子,胜负的结果完全相同。也就是说,逆收3目即等于后手6目。假如当初余下的后手官子的价值分别是87654321的话,那么逆收4目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依次类推,也许关于“二倍”的论点,就是这样产生的。<br/>不过,还是让我们分析一下胜负结果相同的原因何在。<br/>(图37)的黑1逆收3目,由于这里本是白棋的先手权利,因而黑1之后可以说是净得了3目,然而黑方付出的代价是把先手占官的权利让给了白方。白棋所占到的是6目+4目+2目+=12目的官子,比起黑棋所占到的5目+3目+1目+=9目的官子,先手的利益也是3目,所以,其胜负的目数完全一样。<br/>以上这个例子仅仅说明了逆收官子在理论上的价值。但是,在实际的对局中,盘上的官子由大到小,样样俱全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38 <p></p><br/><br/>(图38)是将(图35)的情况稍加改动,在A位存留一个1目的官子,整个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那么,黑方只有下在B位才是正确的,而在C位逆收3目就是极其错误了。原因是,这时先行的价值为(6+4+2+1)-(5+3+1)=4目。<br/>由此可见,收官时先行的价值都是根据本局官子分布的情况而变化的。因此,我们认为绝不应该说:逆收官子的价值等于后手官子的二倍;而应该说:逆收官子的真正价值是由当时的先着官子价值决定的。<br/>为进一步说明,请看:<br/><br/><br/><br/>图 39<br/><br/><br/>图 40 <p></p><br/><br/>(图39)现在盘上还有八个官子,A为后手6目,B为白方先手5目,轮到黑先,你认为应该如何下法?<br/>先分析一下C至H的六个后手官子,C、D均为3目;E、F均为2目;G、H均为1目,双方皆可各得。因此:<br/>(图40)黑1收后手6目的官子是正确下法,这时千万不要以为下在2位逆收5目相当于后手10目的价值,比黑1的价值大,如下在2位,那就将白白损失1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41<br/><br/><br/>图 42 <p></p><br/><br/>(图41)现在盘上尚有九处官子,A至H都双方后手官子,只有I为白方先手1目的官子,这时黑方如何下法才是正确收官?<br/>目前的官子情况是:A与B的价值均为4目,C与D均为3目,E与F均为2目,G与H均为1目。由于这些都是相等价值、各得其一的官子,所以谁占都是一样的。也就是说,此时先行之利的价值等于零。因此:<br/>(图42)这是黑1逆收1目的官子属于既得利益,是唯一的正确收官下法,与(图39)的情况相反,这时的逆收1目官子,也许胜负就在此一举了。<br/>(图39)和(图41)的两种情况充分说明,逆收官子的真正价值的大小,取决于当时局面先行收官的价值,这个价值可能很大,也可能很小。<br/>我们认为这样计算才更为合理:将所有的后手官子由大到小按顺序排列起来,其中如果有两个价值相等,双方必然各得其一的官子,因是“见合”官子可以不计。它的公式是:先行的价值=从第一个数开始与隔位数相加之和一被隔位数的相加之和。<br/>至此,我们可以总结出了逆收官子的原则:<b>在考虑逆收时,要先分析一下所余官子的分布情况,算出先行官子的价值。如果逆收官子的目数大于先行官子的价值,那么逆收有利,反之则逆收不利。</b> <br/>图3:黑方在4位又可反提一子,最后成为如此图形,这才是这道题的最后定形,在这一过程中,连续的几个图形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而回提的手法有三次。 <b>第二章 官子的计算方法<br/><br/><br/><br/></b>布局和中盘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出个人的不同风格,棋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作战方式。而官子就不同了,它没有任何好恶、愿望等因素在内,只有精细的计算。<br/><br/>官子的计算方法,一般都被采用“出入计算法”,它不仅易懂,而且简单易行,在实战中运用得较多,是计算官子的主要手段。<br/><br/>出入计算法是从目数的损得进行计算。对于同一个官子,首先设想黑白双方正确应对后的局面,然后根据这个设想的结果进行比较,双方增减之和就是这个官子的目数。 <br/><br/><b>一、单方目数增减的计算<br/></b>单方目数增减的计算比较简单,但它却是出入计算法的基础,目数的得失和棋子的取舍都是根据它的方法来计算的。<br/><br/>图 1<br/><br/><br/>图 2 <p></p><br/><br/>(图1)黑1长,可以破掉白棋挡时作成的1目,而黑方本身的目数并无增减的变化。<br/>(图2)白1挡,可以得1目,并不影响黑方。所以,这只是白棋单方目数的增减问题。<br/>这个官子的价值是1目,双方谁下都是后手,通常称这个官子后手1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3<br/><br/><br/>图 4 <p></p><br/><br/>(图3)黑1提白三子,可以得6目。<br/>(图4)白1接回白三子,虽然本身并不得目,但它防止了黑方得6目。所以,这也是黑棋单方目数的增减问题。<br/>这个官子为后手6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5<br/><br/><br/>图 6 <p></p><br/><br/>(图5)白1扳,黑2退是为了避免劫争,以下至黑6粘止,是白方先手官子。<br/>(图6)黑1立,对白棋来说,目数并无增减,但对黑棋来说,是增加了4目。因此这个官子的价值是4目,只不过对白方是先手4目,对黑方是逆先手4目而已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7<br/><br/><br/>图 8 <p></p><br/><br/>(图7)黑1扑是先手吃掉白二子,白2作眼,不得不补,否则黑A位双吃,白棋全部被杀。黑1吃白二子是4目,加上X是2目,共得6目。<br/>(图8)白1粘,接回二子,但本身的目数并没有增减,以后A位仍需补一手。其价值黑先手6目或白逆先手6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9<br/><br/><br/>图 10 <p></p><br/><br/>(图9)黑1提白三子是先手,白2作眼,只得补,否则黑A位打,白棋全部净死。<br/>(图10)白1接回三子,黑2接也必须补,否则白2位打,黑棋全部净死。<br/>以上两图白棋的目数没有变化,以后白A位仍要补一手,但(图9)的黑1提可以增加7目,而且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先手官子,这个官子的价值为双方先手7目。<br/>计算的基础在于要首先设想黑先和白先之后所形成的局面,然后再将双方增减之差相加。 <b>二 、双方数目增减的计算<br/></b>进行出入计算时,最重要的是正确设想双方的应对。<br/><br/>图 11<br/><br/><br/>图 12 <p></p><br/><br/>(图11)黑1、3扳粘,是后手官子。同样:<br/>(图12)白1、3扳粘也是后手官子。<br/>(图11)的黑方在X得1目,(图12)的白方在X得1目,二者在得1目的同时,都使对方的1目减去,所以,把其增减的价值相加,即为现在的价值,也就是说,这个官子为后手2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13<br/><br/><br/>图 14 <p></p><br/><br/>(图13)黑1提白二子,后手得4目。<br/>(图14)白1提黑一子,后手得2目。<br/>把二者的增减相加,即为4目+2目=6目,也就是说,这个官子的价值为后手6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15<br/><br/><br/>图 16 <p></p><br/><br/>(图15)黑1、3扳粘是后手官子。<br/>(图16)白1、3扳粘也是后手官子。<br/>双方扳粘后,都按A位与B位立交换后计算,(图15)的黑方在X增加了3目,(图16)的白方也是在X增加了3目,故其增减为6目。<br/>这个官子的价值后手6目。<br/><br/><br/><br/>图 17<br/><br/><br/>图 18 <p></p><br/><br/>(图17)黑1扳是先手权利,白2退,避免劫争,以下至白6粘止,黑在X得1目。<br/>(图18)白1、3扳粘是后手,在X得4目。<br/>这个官子按增减的出入计算应为5目,对黑方而言叫作先手5目,对白方而言叫作逆先手5目。 - 鲁虺贴吧搜索堂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1 in D:\INETPUB\VHOSTS\luhui.net\httpdocs\grphp\index.php on line 220

鲁虺贴吧搜索堂
输入关键词:
类目资源: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

鲁虺贴吧搜索堂 / 图十二:白方下“A”处可吃掉黑两子,黑方下“A”处可吃掉白四子,真是“步步紧要”。
但如果白吃黑子就属于正常的吃子,没有什么解释的必要,但黑吃白呢?这就属于我们要讲的内容,“反提”。


图十三:黑方吃掉了白棋四子,但这种吃子的意义似乎并不太大,而本身由两子的危险,变成了三子。


图十四:白方又把黑方吃了回来,这种反提所吃的子,比原来的多,这涉及到“目的概念”,在这一课里就不讲这个问题了。 练习题


一、轮到白方下子,提掉黑方三子不成问题,下一步黑方能提白子造成“反提”吗?请摆出顺序和变化。


二、轮到白方下子,能吃掉角部黑棋三子,但黑方的反击手段是什么?



三、白方下在什么地方吃掉黑两子,黑有什么反击手段,白方又有什么着法?可运用“反提”技巧。




四、白棋先走的变化如何?
黑棋先走的变化又如何?
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,稍稍超出范围,但为了以后学习的需要必须提出来?
练习题答案


图 1



一、正解图
图1:白方可在1位吃掉黑方三子,这仅仅是一个过程。



图 2



续正解图
图2:在一题中提出的问题,在这里有了答案。黑方运用“反提”的手法马上又可以吃掉白四子。



图 1



二、正解图
图1:白1可吃掉黑棋三子这是看一眼便知道的简单事情。



图 2



图2:黑棋可以运用“反提”的手段,马上提掉白方两子。



图 1



三、正解图
图1:白方只有走1位,才能吃掉黑方两子,黑方也只有在此处突出,黑2位吃掉白一子谋生。



图 2



图2:白于3位终于吃掉了黑棋三子,这可能是非常有趣的“打一还三”。这只是刚刚开始,接下来黑方也有手段。



图 3

四、正解图

正解图 1



图1:假如黑棋走,可在1位吃掉一白子,这道题的正解比较难,黑方和白方的应法也不一样,这是第一步。


正解图 2



图2:但是白2又可以全歼黑方五子,此题难度稍大,这个图形以后还要讲。白方弃掉一子,却换得了能吃掉黑方五个子的条件,真是高明的技巧。


正解图 3



图3:黑3反过来又可以吃住白一子,请看答案图三,这个题下面还要讲。但黑3的“着法”要注意,这虽不叫“反提”但却属于这个范围。


正解图 4



图4:假如白棋先走呢?
白方虽可在1位提黑四子,但不好。角里的变化很有意思,白1虽能吃掉黑方四子,但是以后还有变化。


正解图 5



图5:黑2又在紧要处吃白,虽然没有把白子吃起来,但白方已无生路。


正解图 6



这道题对于读者现有的知识来说,所提出的问题难一些。(见图3)这个图里黑1的打吃,似乎是吃住角上的一个白子,其实并不然,这里有手段,请接看图7。


正解图 7



在图7里,白方出人意料地在“1”位处吃,看起来黑方只要在A位“提子”就可以了,其实并不然,下一课再讨论这个问题。 第八课 打劫

初学者学完本课,便可以下棋了,不论下的水平如何,但毕竟可以独立对局了。如果不懂得“打劫”,那么对局就要中断,据统计,每十盘棋中有七盘棋离不开“打劫”,而初学者大多喜欢激烈的攻防战斗,几乎是盘盘有“打劫”。
那么,什么是“劫”呢?

图一



图一:双方战斗十分激烈,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,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棋子围住,这种局面如果轮白下,可以在A位吃掉一个黑子;如果轮黑下,可以在B位吃掉白子,此时此刻轮到白棋下子。



图二



图二:白方在上图A位处吃了黑子,解除了黑方的手段,但是,黑似乎也可以在本图B位,再吃回白子,白又可以吃黑,双方如果这样轮流下去,棋局便无法进行了……。怎么办呢?
围棋规则对打劫是这样规定的,在对局的某一方刚刚提过对方一子,而对方又可以提回一子的情况下,对方不能马上回提,要在别处也下一着,使对方跟着在别处也下一着,然后才能回提。



图三



图三:这是最简单的“劫”,也叫“单片劫”,其价值比较小。但是“劫”的内容繁多,其表现形式多样,有的相当复杂,当今的高段棋手也为之“头痛”。虽然我们只在此课中介绍简单的部分,但要求大家一定重视它。



图四



图四同图三的形式都是打劫,双方都在争夺A点,但两图的内容却不一样。图四中的A处关系太大了,若黑“劫”胜了。可在B处吃白两子,如白胜了,可在B处吃黑一子,来回的出入是惊人的。



图五



图五:“劫”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,此图中A位也能产生“劫”。



图六



图六中A位的争夺,关系到死活,A点对于白棋,事关重大。 图七



图七:白棋的两个子已经死了,白方如果在A位跑,无疑黑要下在B位,那样白方损失更大,但是在打劫的时候却有所借用。根据规则规定“提”一子后,对方在可以回提的情况下不能马上回提,要先在别处下一着,待对方应一手之后再回“提”。那么在别处打劫的时候,图七中的“C”和“D”便是绝好的“劫材”,顾名思义“劫材”就是“打劫”的材料。


图八



在“打劫”的过程中白方走了图七的C位,则变成了图八的形状,图八中的黑方如果在B处提掉白方两子,白方可在“劫”的地方“提劫”,黑方如果消“劫”,白方可在A位提黑两子,以此来作为补偿。


图九



图九中的A位也是“劫材”。这便是打劫的全过程。伴随着“劫”的产生,“寻劫”、“打劫”“消劫”,可以使一盘棋有顺序地完成,以免中断。


图十



图十:这场劫争相当激烈,黑方1位提掉了白子,白三子四分五裂,处于危险状态。白走在2位“寻劫”,黑方怎么办呢?如在A位“消劫”,白方8位打吃,黑右边损失是很大的。因此,黑棋走3位,白方走4位又提回“劫”,黑5位“断”,要吃右边的棋,白6并不同意这种交换,黑7又提回“劫”,白8打吃二子,黑9“拐”下来,白10位“提劫”,黑11又“寻劫”,白12打吃黑两子,黑13提回劫,白14吃提5、11两个黑子,黑方15位“消劫”。
这是初学者打劫的实战例子,当然,在打劫中作为“开劫”的一方要算好劫材,做为“应劫”的一方也要取得一定的实利而“打劫”。在“打劫”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吃亏的劫材是十分重要的。


图十一



图十一:围绕着“劫”的争夺,双方绞尽了脑汁。
黑1“提劫”,想吃掉白方五个子,白2从上方企图联络救援,黑下在3位态度十分坚决,切断了白的退路。白4又“提劫”,黑5冲,着法严厉,白6挡住,黑7“提劫”,白8冲,黑9挡,白棋实在没有适当的“劫材”就在此处断掉。黑方终于打胜了“劫”,在11位“消劫”。白12在此处打吃黑棋。这里的战斗暂不要去评论,但可以看到黑棋要吃掉白方五子的决心,从“打劫”的角度上去讲,是成功的。

初学者一般对打劫敬而远之,但是学不会打劫,或打劫技术不高,就学不好围棋,若熟练地掌握好各种打劫的本领,就会觉得打劫是非常有趣的,围棋之所以吸引了好些爱好者,“打劫”是吸引人的缘故之一吧!

练习题

一、黑先
在这个图形中还能不能对白棋的眼位进行威胁?


一题图



二、黑先
学过死活的读者可以看得清楚,黑方角上没有两个真眼,想想办法,还会不会有生路?
黑方须利用图中的劫材去打劫,以使这块黑棋逃出虎口,请大家在二十分钟内答出答案。


二题图

练习题答案

一题答案



参考图



参考图的走法是错误的,黑如走在1位,对白棋是没有什么威胁的,因为就算白棋不走此处,黑棋也不能下在A位,如下在A 位,白方会毫不客气地在B位把黑全部吃掉。黑1是不动脑筋的坏棋。


正解图



正解图中黑1的走法是利用“打劫”对白棋给以致命的打击,假如白屈服地在A位粘上,这块棋就死了,否则就只有打劫。

二题答案


参考图



黑走1位是不行的。白棋在2位打吃,黑在3位接住,白在4位粘上,黑方失败。


正解图 1



图1:黑方利用“打劫”谋求生路,是最善的着法,黑1“扑劫”白方2位“提劫”,这时就要靠劫材来决定这一局部。


正解图 2



图2:黑3这一着是经过十分钟左右的计算得出的最佳“妙手”。
白不论从A位还是B位打吃,黑方都去“提劫”(这里有劫材的关系)


正解图 3



图3:这时劫在黑方手中,白方也必须要“劫”,白在1位有“劫材”,黑只能在2位粘住,这种地方“劫”只能打胜,若粘住,白在2位提吃一子,被包围在里面的黑棋依然死棋。


正解图 4



图4:当白又“提劫”时,黑1冷静地卡打,白棋只能2位提,黑方提劫,白方没有“劫材”了,黑方漂亮地吃白两子做活。

课间休息一下



围棋礼仪与弈德

 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,也是一门艺术、一种文化。因此,围棋的精神、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,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,在棋艺进步的同时,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。


一、礼仪

  1.猜先的礼仪 对局前猜先时,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,自己则取出1枚(或2枚)黑子,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:若是双数已方执白(取2枚则相反)。比赛前的猜先,则应由卫冕者、段位高者、年长者来抓子。

  2.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。 此礼仪来源于日本,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,则应下在右上角,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,表示对对方的尊敬。

  3.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。 在日本的大比赛、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,晚辈、下手方、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,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。


二、弈德

  1.参加比赛不应迟到,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。

  2.对局前,双方应握手,或点头示意,以表尊重。

  3.下棋时,坐姿应保持端正、不要歪坐。

  4.思考后手再拿子、不应抓子、翻打或玩弄棋子。

  5.下棋时应轻拿轻放,不应用力拍子。

  6.尽量不要推子。

  7.落子无悔。

  8.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,更不应边评边弈。

  9.对局时不应吃东西,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。

  10.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、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。

  11.对局时应节制吸烟。 在目前中、日、韩的职业比赛上,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。如赛场内不许吸烟,或如果对手不吸烟,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。

  12.对方思考时,不应随意离席、走动、或是观看他局。

  13.对局时,对手因故离席,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。

  14.“胜固欣然、败亦喜”。局后,双方应复盘研究,切磋棋艺,谦逊待人,增进友谊。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,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。

  15.局后,双方应收好棋子、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。

  16.不下赌博棋. 收官的技巧

第一章 官子的种类和收官的原则

一、官子的种类


官子只有三种类型:

1.双方后手:无论哪方下都是后手。

2.双方先手:无论哪方下都是先手。

3.单方先手:一方下是先手,另一方下是后手,又叫作逆先手。

无论哪一种官子,首先都必须对目数有个初步认识,否则无法计算官子。 二、目数的计算
围棋的最终胜负是以双方各占地域的多少来决定,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,占到交叉点超出180.5个的一方为胜方。(不考虑黑方贴子)
占领交叉点共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用棋子本身占据;另一种是用棋子围出地域来占据。
棋子围出地域的交叉点叫作“目”。目的数量叫作“目数”。
图 1



(图1)黑方所围出的地域(空)共有14个交叉点,计作14目。


图 2


(图2)黑方所围的地域(空)内有19目。
另外,在对局时常常有提子的问题出现,这提子的交叉点如何计算目数呢?
提掉对方一子,对方棋子所占领的交叉点就少了一个,而我方则多了一个。因此,每提掉对方一子或对方有一死子时,就应加算1目,也就是说,等于2目。


图 3


图 4



(图3)黑1提掉白一子后,这一小块棋共有4个交叉点,再加上提掉白一子的1目,共计5目。
(图4)黑1提掉白三子,这一小块棋共有3个交叉点,但提白三子要加3目,共计6目。
图 5

(图5)黑空之中有三个白死子,是6目,再加上16个交叉点的目数,共计22目。

图 6


(图6)黑方所围交叉点共142目,加上六个白死子是12目,再加上四个提X子是8目,总计142+12+8=162目;白方所围交叉点是136目,加上三个黑死子是6目,再加上三个提X子是6目,总计136+6+6=148目。
黑方162目-白方148目=14目。
这局棋的结果就是黑胜14目。
当我们初步认识了目和目数之后,就可以以此来衡量官子的大小了。
除去目数的计算,在进行官子分类之前,必须区分官子的先手和后手,这样才能确定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官子。
先手官子即是除去了本身这手棋的利益之外,对方若不应时,它兼有下一着能取得更大利益的手段,所以对方不得不应。
后手官子即是除去本身这手棋的利益之外,对方即使不应,它也没有下一着的第二利益,所以对方可以不应而它投。 三、双方后手
无论任何一方下在那里都是后手的官子,叫作双方后手官子,是三类官子中价值最低的一种。

图 7


图 8



(图7)黑1、3扳粘后,白棋可以不应,黑方是后手官子。同样:
(图8)白1、3扳粘后,黑棋可以不应,白方是后手官子。
双方谁下都是后手官子,即双方后手官子。(图7)、(图8)的官子价值是后手2目。价值很小,一般都在官子的最后阶段才会去占这种官子。



图 9


图 10



(图9)和(图10)黑1提和白1提都是后手官子,其价值是后手6目。



图 11


图 12



(图11)黑1、3打拔白三子是后手9目的官子,因为:
(图12)白1挡,不仅可以避免白△三子被吃,同时还能得X的3目。所以:
黑下可以增加6目;白下可以增加3目,其总和是9目。
对于双方后手官子的原则应该说最简单,也最容易理解,即是从大到小。四、双方先手
任何一方下在那里都是先手的官子,叫作双方先手官子,是官子种类中价值最高的一种。因此,在收官阶段时要优先争占此类官子。

图 13


图 14



(图13)黑1、3扳粘后,白4粘,必须补一手,这是黑方的先手官子。白4若不补:
(图14)黑1打后,白棋左边一块棋即已净死。同样:


图 15


图 16



(图15)白1、3扳粘后,黑4粘,亦必须补一手,这就成为白方的先手官子了。黑4若不补则
(图16)白1打后,黑角已被净杀。
如上所示,无论黑白双方哪方抢到先手,哪方就得到4目的便宜,所以叫作双方先手官子。
不要说是关系到双方的死活,即使:


图17


图 18



(图17)黑1尖时,白也不能不应,否则黑于6位跳入,白棋也难以接受。同样——
(图18)白1尖时,黑也不得不应,否则白于6位跳入,黑角也将被搜刮得体无完肤。
这样的双方先手官子,其价值约为6目。就说是一路扳:


图 19


图 20



(图19)和(图20)双方先手官子,其价值也有8目之多。
我国清代著名棋手施襄夏在其所著《凡遇要处总诀》中曾指出:“彼此均先路必争”。他明确指出了双方先手官子的原则,应是双方必争。
在双方先手官子中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注意,即是“见合”在官子中的应用。


图 21


(图21)白1尖是双方先手6目的官子,价值很大,此时如黑2挡,白3尖,仍是先手6目,那么,以下至黑12补止,等于被白方共计占得先手12目的官子,黑方这种下法没有不失败的道理。



图 22


(图22)白1尖时,黑2亦应尖。这样,白1尖占得一个先手6目官子,而黑2尖亦争占得一个先手6目官
子;白若于2位尖,则黑1位尖,正所谓是“见合”收法。当然,这种官子较之双方后手官子两处“见合”的情况要难得多。然而,一旦掌握之后,对于棋艺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。 五、单方先手和逆先手
一方下是先手官子,而另一方下则是后手官子时,对前者来说是单方先手官子,对后者来说就是逆先手官子。

图 23



(图23)黑1、3冲,白2、4挡时,黑方的两冲是先手官子。但是:



图 24



(图24)白1挡虽是后手,却避免了黑方的先手冲,即为逆先手官子。
无论是单方先手还是逆先手,只有先后手的差别,目数都相同。



图 25


图 26



(图25)黑1、3扳、5粘,白6虎,不得不补,黑方即为先手官子,价值为7目。
(图26)白1曲,防止黑方的先手扳粘,为逆先手官子,其目数也是7目。
不考虑棋局的发展,过早地将先手全部下完,就会失去“味道”。为了保留劫材和余味,往往不愿将先手占尽,这时就会产生逆先手官子。



图 27


图 28



(图27)黑1、3、5扳都是先手,是黑方先手9目的官子。
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,虽是先手,却需要保留,这里包含着很深奥的道理。
(图27)的黑1、3扳不仅是先手官子,同时还是劫材,所以有时就有保留的必要。这样就产生了:
(图28)白1渡过的逆官子机会,其目数为逆收9目。



图 29



(图29)黑1、3扳长、5粘,是先手5目的官子。但是:



图 30



(图30)黑方有A位的提,以下又有B位和C位的点入,故而要保留前图的先手扳粘,因此才会给白方逆收1、3扳粘的机会。
至此,对于单方先手的收官原则,可以总结为:掌握时机。
对于逆先手官子的原则,在以往的官子书里都认为,逆先手可以防止对方的先手,所以计算时将它作为一般后手官子的二倍来计算。但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,下面做专门阐述。  六、逆收官子的原则
如前所述,官子的种类通常归纳为三大类,即双方先手、单方先手和双方后手。到了收官阶段,双方先手的官子“力在必争”,双方后手的官子“从大到小”,可以说这是无可置疑的准则。然而,对于单方先手的官子,对方下出时为逆收官子,双方又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?

图 31


图 32



(图31)黑1、3扳粘,如果时机正确是先手,其价值为先手3目。
(图32)黑1断吃一子,在一般情况下,白2必须应,黑1断的价值为先手4目。
诸如这一类单方为先手,另一方为后手的棋形,在中盘阶段,当我们判断形势和计算空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依据上述原则的。
然而,在实战对局中,(图31)的黑1扳,因对白方这块棋的生死没有影响,所以不能认为它是绝对先手,假如盘上其它地方有比黑4位吃一子更大的官子时,白4便可以不应。(图32)的黑1断吃虽可说是绝对先手,但在实战中往往因为劫材或气的关系而保留不走,因此都存在被对方逆收的可能。


图 33


图 34



(图33)白1、3扳粘的价值为逆收3目。
(图34)白1接即为逆收4目。
象这类目数不太大的逆收官子,就其表面价值而言仅此而已。但是,由于本来是对方先手权利的地方,能够争占过来归为已有,可想而知,其真正价值就不仅限于此了。
作为先手考虑,当然应尽量避免对方有利的逆收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对于先手方来说,“掌握好收官时机” 乃是重要的原则。
逆收官子虽然是后手,但其价值比起同类的双方后手官子无疑要大。那么,什么时候逆收有利,什么时候逆收不利呢?
不少业余爱好者有这样一种习惯的看法:逆收3目等于后手6目,逆收4目等于后手8目,简而言之就是二倍的关系。即使是职业棋手,甚至在其所著的棋书里也如是说:“在一般情况下,单方先手官子(包括逆收官子)的价值相当于后手官子的二倍,我们通常是把单方先手官子折合成后手官子的价值,然后根据价值的大小依次收官。”
对此,我们不敢苟同,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在理论上虽有一定的“道理”,但在实际中是很不确切的,也是绝对不能遵循的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?因为一盘棋的官子阶段,余下的后手官子是多种多样的。

图 35



(图35)假设现在盘上还有这样七处官子(为了便于计算,采用十路小棋盘予以说明):A为后手6目、B为5目、C为4目、D为3目、E为2目、F为1目,除此之外还有G为白方先手3目,现在轮到黑棋下,那么黑棋是下在A位收后手6目大呢?还是G位逆收3目大呢?



图 36


图 37



(图36)、(图37)用两种不同的下法收完官子,胜负的结果完全相同。也就是说,逆收3目即等于后手6目。假如当初余下的后手官子的价值分别是87654321的话,那么逆收4目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依次类推,也许关于“二倍”的论点,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不过,还是让我们分析一下胜负结果相同的原因何在。
(图37)的黑1逆收3目,由于这里本是白棋的先手权利,因而黑1之后可以说是净得了3目,然而黑方付出的代价是把先手占官的权利让给了白方。白棋所占到的是6目+4目+2目+=12目的官子,比起黑棋所占到的5目+3目+1目+=9目的官子,先手的利益也是3目,所以,其胜负的目数完全一样。
以上这个例子仅仅说明了逆收官子在理论上的价值。但是,在实际的对局中,盘上的官子由大到小,样样俱全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



图 38



(图38)是将(图35)的情况稍加改动,在A位存留一个1目的官子,整个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那么,黑方只有下在B位才是正确的,而在C位逆收3目就是极其错误了。原因是,这时先行的价值为(6+4+2+1)-(5+3+1)=4目。
由此可见,收官时先行的价值都是根据本局官子分布的情况而变化的。因此,我们认为绝不应该说:逆收官子的价值等于后手官子的二倍;而应该说:逆收官子的真正价值是由当时的先着官子价值决定的。
为进一步说明,请看:



图 39


图 40



(图39)现在盘上还有八个官子,A为后手6目,B为白方先手5目,轮到黑先,你认为应该如何下法?
先分析一下C至H的六个后手官子,C、D均为3目;E、F均为2目;G、H均为1目,双方皆可各得。因此:
(图40)黑1收后手6目的官子是正确下法,这时千万不要以为下在2位逆收5目相当于后手10目的价值,比黑1的价值大,如下在2位,那就将白白损失1目。



图 41


图 42



(图41)现在盘上尚有九处官子,A至H都双方后手官子,只有I为白方先手1目的官子,这时黑方如何下法才是正确收官?
目前的官子情况是:A与B的价值均为4目,C与D均为3目,E与F均为2目,G与H均为1目。由于这些都是相等价值、各得其一的官子,所以谁占都是一样的。也就是说,此时先行之利的价值等于零。因此:
(图42)这是黑1逆收1目的官子属于既得利益,是唯一的正确收官下法,与(图39)的情况相反,这时的逆收1目官子,也许胜负就在此一举了。
(图39)和(图41)的两种情况充分说明,逆收官子的真正价值的大小,取决于当时局面先行收官的价值,这个价值可能很大,也可能很小。
我们认为这样计算才更为合理:将所有的后手官子由大到小按顺序排列起来,其中如果有两个价值相等,双方必然各得其一的官子,因是“见合”官子可以不计。它的公式是:先行的价值=从第一个数开始与隔位数相加之和一被隔位数的相加之和。
至此,我们可以总结出了逆收官子的原则:在考虑逆收时,要先分析一下所余官子的分布情况,算出先行官子的价值。如果逆收官子的目数大于先行官子的价值,那么逆收有利,反之则逆收不利。
图3:黑方在4位又可反提一子,最后成为如此图形,这才是这道题的最后定形,在这一过程中,连续的几个图形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而回提的手法有三次。 第二章 官子的计算方法



布局和中盘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出个人的不同风格,棋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作战方式。而官子就不同了,它没有任何好恶、愿望等因素在内,只有精细的计算。

官子的计算方法,一般都被采用“出入计算法”,它不仅易懂,而且简单易行,在实战中运用得较多,是计算官子的主要手段。

出入计算法是从目数的损得进行计算。对于同一个官子,首先设想黑白双方正确应对后的局面,然后根据这个设想的结果进行比较,双方增减之和就是这个官子的目数。

一、单方目数增减的计算
单方目数增减的计算比较简单,但它却是出入计算法的基础,目数的得失和棋子的取舍都是根据它的方法来计算的。

图 1


图 2



(图1)黑1长,可以破掉白棋挡时作成的1目,而黑方本身的目数并无增减的变化。
(图2)白1挡,可以得1目,并不影响黑方。所以,这只是白棋单方目数的增减问题。
这个官子的价值是1目,双方谁下都是后手,通常称这个官子后手1目。



图 3


图 4



(图3)黑1提白三子,可以得6目。
(图4)白1接回白三子,虽然本身并不得目,但它防止了黑方得6目。所以,这也是黑棋单方目数的增减问题。
这个官子为后手6目。



图 5


图 6



(图5)白1扳,黑2退是为了避免劫争,以下至黑6粘止,是白方先手官子。
(图6)黑1立,对白棋来说,目数并无增减,但对黑棋来说,是增加了4目。因此这个官子的价值是4目,只不过对白方是先手4目,对黑方是逆先手4目而已。



图 7


图 8



(图7)黑1扑是先手吃掉白二子,白2作眼,不得不补,否则黑A位双吃,白棋全部被杀。黑1吃白二子是4目,加上X是2目,共得6目。
(图8)白1粘,接回二子,但本身的目数并没有增减,以后A位仍需补一手。其价值黑先手6目或白逆先手6目。



图 9


图 10



(图9)黑1提白三子是先手,白2作眼,只得补,否则黑A位打,白棋全部净死。
(图10)白1接回三子,黑2接也必须补,否则白2位打,黑棋全部净死。
以上两图白棋的目数没有变化,以后白A位仍要补一手,但(图9)的黑1提可以增加7目,而且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先手官子,这个官子的价值为双方先手7目。
计算的基础在于要首先设想黑先和白先之后所形成的局面,然后再将双方增减之差相加。 二 、双方数目增减的计算
进行出入计算时,最重要的是正确设想双方的应对。

图 11


图 12



(图11)黑1、3扳粘,是后手官子。同样:
(图12)白1、3扳粘也是后手官子。
(图11)的黑方在X得1目,(图12)的白方在X得1目,二者在得1目的同时,都使对方的1目减去,所以,把其增减的价值相加,即为现在的价值,也就是说,这个官子为后手2目。



图 13


图 14



(图13)黑1提白二子,后手得4目。
(图14)白1提黑一子,后手得2目。
把二者的增减相加,即为4目+2目=6目,也就是说,这个官子的价值为后手6目。



图 15


图 16



(图15)黑1、3扳粘是后手官子。
(图16)白1、3扳粘也是后手官子。
双方扳粘后,都按A位与B位立交换后计算,(图15)的黑方在X增加了3目,(图16)的白方也是在X增加了3目,故其增减为6目。
这个官子的价值后手6目。



图 17


图 18



(图17)黑1扳是先手权利,白2退,避免劫争,以下至白6粘止,黑在X得1目。
(图18)白1、3扳粘是后手,在X得4目。
这个官子按增减的出入计算应为5目,对黑方而言叫作先手5目,对白方而言叫作逆先手5目。
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

图十二:白方下“A”处可吃掉黑两子,黑方下“A”处可吃掉白四子,真是“步步紧要”。
但如果白吃黑子就属于正常的吃子,没有什么解释的必要,但黑吃白呢?这就属于我们要讲的内容,“反提”。


图十三:黑方吃掉了白棋四子,但这种吃子的意义似乎并不太大,而本身由两子的危险,变成了三子。


图十四:白方又把黑方吃了回来,这种反提所吃的子,比原来的多,这涉及到“目的概念”,在这一课里就不讲这个问题了。 练习题


一、轮到白方下子,提掉黑方三子不成问题,下一步黑方能提白子造成“反提”吗?请摆出顺序和变化。


二、轮到白方下子,能吃掉角部黑棋三子,但黑方的反击手段是什么?



三、白方下在什么地方吃掉黑两子,黑有什么反击手段,白方又有什么着法?可运用“反提”技巧。




四、白棋先走的变化如何?
黑棋先走的变化又如何?
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,稍稍超出范围,但为了以后学习的需要必须提出来?
练习题答案


图 1



一、正解图
图1:白方可在1位吃掉黑方三子,这仅仅是一个过程。



图 2



续正解图
图2:在一题中提出的问题,在这里有了答案。黑方运用“反提”的手法马上又可以吃掉白四子。



图 1



二、正解图
图1:白1可吃掉黑棋三子这是看一眼便知道的简单事情。



图 2



图2:黑棋可以运用“反提”的手段,马上提掉白方两子。



图 1



三、正解图
图1:白方只有走1位,才能吃掉黑方两子,黑方也只有在此处突出,黑2位吃掉白一子谋生。



图 2



图2:白于3位终于吃掉了黑棋三子,这可能是非常有趣的“打一还三”。这只是刚刚开始,接下来黑方也有手段。



图 3

四、正解图

正解图 1



图1:假如黑棋走,可在1位吃掉一白子,这道题的正解比较难,黑方和白方的应法也不一样,这是第一步。


正解图 2



图2:但是白2又可以全歼黑方五子,此题难度稍大,这个图形以后还要讲。白方弃掉一子,却换得了能吃掉黑方五个子的条件,真是高明的技巧。


正解图 3



图3:黑3反过来又可以吃住白一子,请看答案图三,这个题下面还要讲。但黑3的“着法”要注意,这虽不叫“反提”但却属于这个范围。


正解图 4



图4:假如白棋先走呢?
白方虽可在1位提黑四子,但不好。角里的变化很有意思,白1虽能吃掉黑方四子,但是以后还有变化。


正解图 5



图5:黑2又在紧要处吃白,虽然没有把白子吃起来,但白方已无生路。


正解图 6



这道题对于读者现有的知识来说,所提出的问题难一些。(见图3)这个图里黑1的打吃,似乎是吃住角上的一个白子,其实并不然,这里有手段,请接看图7。


正解图 7



在图7里,白方出人意料地在“1”位处吃,看起来黑方只要在A位“提子”就可以了,其实并不然,下一课再讨论这个问题。 第八课 打劫

初学者学完本课,便可以下棋了,不论下的水平如何,但毕竟可以独立对局了。如果不懂得“打劫”,那么对局就要中断,据统计,每十盘棋中有七盘棋离不开“打劫”,而初学者大多喜欢激烈的攻防战斗,几乎是盘盘有“打劫”。
那么,什么是“劫”呢?

图一



图一:双方战斗十分激烈,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,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棋子围住,这种局面如果轮白下,可以在A位吃掉一个黑子;如果轮黑下,可以在B位吃掉白子,此时此刻轮到白棋下子。



图二



图二:白方在上图A位处吃了黑子,解除了黑方的手段,但是,黑似乎也可以在本图B位,再吃回白子,白又可以吃黑,双方如果这样轮流下去,棋局便无法进行了……。怎么办呢?
围棋规则对打劫是这样规定的,在对局的某一方刚刚提过对方一子,而对方又可以提回一子的情况下,对方不能马上回提,要在别处也下一着,使对方跟着在别处也下一着,然后才能回提。



图三



图三:这是最简单的“劫”,也叫“单片劫”,其价值比较小。但是“劫”的内容繁多,其表现形式多样,有的相当复杂,当今的高段棋手也为之“头痛”。虽然我们只在此课中介绍简单的部分,但要求大家一定重视它。



图四



图四同图三的形式都是打劫,双方都在争夺A点,但两图的内容却不一样。图四中的A处关系太大了,若黑“劫”胜了。可在B处吃白两子,如白胜了,可在B处吃黑一子,来回的出入是惊人的。



图五



图五:“劫”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,此图中A位也能产生“劫”。



图六



图六中A位的争夺,关系到死活,A点对于白棋,事关重大。 图七



图七:白棋的两个子已经死了,白方如果在A位跑,无疑黑要下在B位,那样白方损失更大,但是在打劫的时候却有所借用。根据规则规定“提”一子后,对方在可以回提的情况下不能马上回提,要先在别处下一着,待对方应一手之后再回“提”。那么在别处打劫的时候,图七中的“C”和“D”便是绝好的“劫材”,顾名思义“劫材”就是“打劫”的材料。


图八



在“打劫”的过程中白方走了图七的C位,则变成了图八的形状,图八中的黑方如果在B处提掉白方两子,白方可在“劫”的地方“提劫”,黑方如果消“劫”,白方可在A位提黑两子,以此来作为补偿。


图九



图九中的A位也是“劫材”。这便是打劫的全过程。伴随着“劫”的产生,“寻劫”、“打劫”“消劫”,可以使一盘棋有顺序地完成,以免中断。


图十



图十:这场劫争相当激烈,黑方1位提掉了白子,白三子四分五裂,处于危险状态。白走在2位“寻劫”,黑方怎么办呢?如在A位“消劫”,白方8位打吃,黑右边损失是很大的。因此,黑棋走3位,白方走4位又提回“劫”,黑5位“断”,要吃右边的棋,白6并不同意这种交换,黑7又提回“劫”,白8打吃二子,黑9“拐”下来,白10位“提劫”,黑11又“寻劫”,白12打吃黑两子,黑13提回劫,白14吃提5、11两个黑子,黑方15位“消劫”。
这是初学者打劫的实战例子,当然,在打劫中作为“开劫”的一方要算好劫材,做为“应劫”的一方也要取得一定的实利而“打劫”。在“打劫”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吃亏的劫材是十分重要的。


图十一



图十一:围绕着“劫”的争夺,双方绞尽了脑汁。
黑1“提劫”,想吃掉白方五个子,白2从上方企图联络救援,黑下在3位态度十分坚决,切断了白的退路。白4又“提劫”,黑5冲,着法严厉,白6挡住,黑7“提劫”,白8冲,黑9挡,白棋实在没有适当的“劫材”就在此处断掉。黑方终于打胜了“劫”,在11位“消劫”。白12在此处打吃黑棋。这里的战斗暂不要去评论,但可以看到黑棋要吃掉白方五子的决心,从“打劫”的角度上去讲,是成功的。

初学者一般对打劫敬而远之,但是学不会打劫,或打劫技术不高,就学不好围棋,若熟练地掌握好各种打劫的本领,就会觉得打劫是非常有趣的,围棋之所以吸引了好些爱好者,“打劫”是吸引人的缘故之一吧!

练习题

一、黑先
在这个图形中还能不能对白棋的眼位进行威胁?


一题图



二、黑先
学过死活的读者可以看得清楚,黑方角上没有两个真眼,想想办法,还会不会有生路?
黑方须利用图中的劫材去打劫,以使这块黑棋逃出虎口,请大家在二十分钟内答出答案。


二题图

练习题答案

一题答案



参考图



参考图的走法是错误的,黑如走在1位,对白棋是没有什么威胁的,因为就算白棋不走此处,黑棋也不能下在A位,如下在A 位,白方会毫不客气地在B位把黑全部吃掉。黑1是不动脑筋的坏棋。


正解图



正解图中黑1的走法是利用“打劫”对白棋给以致命的打击,假如白屈服地在A位粘上,这块棋就死了,否则就只有打劫。

二题答案


参考图



黑走1位是不行的。白棋在2位打吃,黑在3位接住,白在4位粘上,黑方失败。


正解图 1



图1:黑方利用“打劫”谋求生路,是最善的着法,黑1“扑劫”白方2位“提劫”,这时就要靠劫材来决定这一局部。


正解图 2



图2:黑3这一着是经过十分钟左右的计算得出的最佳“妙手”。
白不论从A位还是B位打吃,黑方都去“提劫”(这里有劫材的关系)


正解图 3



图3:这时劫在黑方手中,白方也必须要“劫”,白在1位有“劫材”,黑只能在2位粘住,这种地方“劫”只能打胜,若粘住,白在2位提吃一子,被包围在里面的黑棋依然死棋。


正解图 4



图4:当白又“提劫”时,黑1冷静地卡打,白棋只能2位提,黑方提劫,白方没有“劫材”了,黑方漂亮地吃白两子做活。

课间休息一下



围棋礼仪与弈德

 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,也是一门艺术、一种文化。因此,围棋的精神、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,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,在棋艺进步的同时,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。


一、礼仪

  1.猜先的礼仪 对局前猜先时,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,自己则取出1枚(或2枚)黑子,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:若是双数已方执白(取2枚则相反)。比赛前的猜先,则应由卫冕者、段位高者、年长者来抓子。

  2.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。 此礼仪来源于日本,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,则应下在右上角,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,表示对对方的尊敬。

  3.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。 在日本的大比赛、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,晚辈、下手方、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,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。


二、弈德

  1.参加比赛不应迟到,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。

  2.对局前,双方应握手,或点头示意,以表尊重。

  3.下棋时,坐姿应保持端正、不要歪坐。

  4.思考后手再拿子、不应抓子、翻打或玩弄棋子。

  5.下棋时应轻拿轻放,不应用力拍子。

  6.尽量不要推子。

  7.落子无悔。

  8.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,更不应边评边弈。

  9.对局时不应吃东西,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。

  10.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、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。

  11.对局时应节制吸烟。 在目前中、日、韩的职业比赛上,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。如赛场内不许吸烟,或如果对手不吸烟,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。

  12.对方思考时,不应随意离席、走动、或是观看他局。

  13.对局时,对手因故离席,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。

  14.“胜固欣然、败亦喜”。局后,双方应复盘研究,切磋棋艺,谦逊待人,增进友谊。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,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。

  15.局后,双方应收好棋子、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。

  16.不下赌博棋. 收官的技巧

第一章 官子的种类和收官的原则

一、官子的种类


官子只有三种类型:

1.双方后手:无论哪方下都是后手。

2.双方先手:无论哪方下都是先手。

3.单方先手:一方下是先手,另一方下是后手,又叫作逆先手。

无论哪一种官子,首先都必须对目数有个初步认识,否则无法计算官子。 二、目数的计算
围棋的最终胜负是以双方各占地域的多少来决定,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,占到交叉点超出180.5个的一方为胜方。(不考虑黑方贴子)
占领交叉点共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用棋子本身占据;另一种是用棋子围出地域来占据。
棋子围出地域的交叉点叫作“目”。目的数量叫作“目数”。
图 1



(图1)黑方所围出的地域(空)共有14个交叉点,计作14目。


图 2


(图2)黑方所围的地域(空)内有19目。
另外,在对局时常常有提子的问题出现,这提子的交叉点如何计算目数呢?
提掉对方一子,对方棋子所占领的交叉点就少了一个,而我方则多了一个。因此,每提掉对方一子或对方有一死子时,就应加算1目,也就是说,等于2目。


图 3


图 4



(图3)黑1提掉白一子后,这一小块棋共有4个交叉点,再加上提掉白一子的1目,共计5目。
(图4)黑1提掉白三子,这一小块棋共有3个交叉点,但提白三子要加3目,共计6目。
图 5

(图5)黑空之中有三个白死子,是6目,再加上16个交叉点的目数,共计22目。

图 6


(图6)黑方所围交叉点共142目,加上六个白死子是12目,再加上四个提X子是8目,总计142+12+8=162目;白方所围交叉点是136目,加上三个黑死子是6目,再加上三个提X子是6目,总计136+6+6=148目。
黑方162目-白方148目=14目。
这局棋的结果就是黑胜14目。
当我们初步认识了目和目数之后,就可以以此来衡量官子的大小了。
除去目数的计算,在进行官子分类之前,必须区分官子的先手和后手,这样才能确定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官子。
先手官子即是除去了本身这手棋的利益之外,对方若不应时,它兼有下一着能取得更大利益的手段,所以对方不得不应。
后手官子即是除去本身这手棋的利益之外,对方即使不应,它也没有下一着的第二利益,所以对方可以不应而它投。 三、双方后手
无论任何一方下在那里都是后手的官子,叫作双方后手官子,是三类官子中价值最低的一种。

图 7


图 8



(图7)黑1、3扳粘后,白棋可以不应,黑方是后手官子。同样:
(图8)白1、3扳粘后,黑棋可以不应,白方是后手官子。
双方谁下都是后手官子,即双方后手官子。(图7)、(图8)的官子价值是后手2目。价值很小,一般都在官子的最后阶段才会去占这种官子。



图 9


图 10



(图9)和(图10)黑1提和白1提都是后手官子,其价值是后手6目。



图 11


图 12



(图11)黑1、3打拔白三子是后手9目的官子,因为:
(图12)白1挡,不仅可以避免白△三子被吃,同时还能得X的3目。所以:
黑下可以增加6目;白下可以增加3目,其总和是9目。
对于双方后手官子的原则应该说最简单,也最容易理解,即是从大到小。四、双方先手
任何一方下在那里都是先手的官子,叫作双方先手官子,是官子种类中价值最高的一种。因此,在收官阶段时要优先争占此类官子。

图 13


图 14



(图13)黑1、3扳粘后,白4粘,必须补一手,这是黑方的先手官子。白4若不补:
(图14)黑1打后,白棋左边一块棋即已净死。同样:


图 15


图 16



(图15)白1、3扳粘后,黑4粘,亦必须补一手,这就成为白方的先手官子了。黑4若不补则
(图16)白1打后,黑角已被净杀。
如上所示,无论黑白双方哪方抢到先手,哪方就得到4目的便宜,所以叫作双方先手官子。
不要说是关系到双方的死活,即使:


图17


图 18



(图17)黑1尖时,白也不能不应,否则黑于6位跳入,白棋也难以接受。同样——
(图18)白1尖时,黑也不得不应,否则白于6位跳入,黑角也将被搜刮得体无完肤。
这样的双方先手官子,其价值约为6目。就说是一路扳:


图 19


图 20



(图19)和(图20)双方先手官子,其价值也有8目之多。
我国清代著名棋手施襄夏在其所著《凡遇要处总诀》中曾指出:“彼此均先路必争”。他明确指出了双方先手官子的原则,应是双方必争。
在双方先手官子中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注意,即是“见合”在官子中的应用。


图 21


(图21)白1尖是双方先手6目的官子,价值很大,此时如黑2挡,白3尖,仍是先手6目,那么,以下至黑12补止,等于被白方共计占得先手12目的官子,黑方这种下法没有不失败的道理。



图 22


(图22)白1尖时,黑2亦应尖。这样,白1尖占得一个先手6目官子,而黑2尖亦争占得一个先手6目官
子;白若于2位尖,则黑1位尖,正所谓是“见合”收法。当然,这种官子较之双方后手官子两处“见合”的情况要难得多。然而,一旦掌握之后,对于棋艺水平的提高将大有裨益。 五、单方先手和逆先手
一方下是先手官子,而另一方下则是后手官子时,对前者来说是单方先手官子,对后者来说就是逆先手官子。

图 23



(图23)黑1、3冲,白2、4挡时,黑方的两冲是先手官子。但是:



图 24



(图24)白1挡虽是后手,却避免了黑方的先手冲,即为逆先手官子。
无论是单方先手还是逆先手,只有先后手的差别,目数都相同。



图 25


图 26



(图25)黑1、3扳、5粘,白6虎,不得不补,黑方即为先手官子,价值为7目。
(图26)白1曲,防止黑方的先手扳粘,为逆先手官子,其目数也是7目。
不考虑棋局的发展,过早地将先手全部下完,就会失去“味道”。为了保留劫材和余味,往往不愿将先手占尽,这时就会产生逆先手官子。



图 27


图 28



(图27)黑1、3、5扳都是先手,是黑方先手9目的官子。
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,虽是先手,却需要保留,这里包含着很深奥的道理。
(图27)的黑1、3扳不仅是先手官子,同时还是劫材,所以有时就有保留的必要。这样就产生了:
(图28)白1渡过的逆官子机会,其目数为逆收9目。



图 29



(图29)黑1、3扳长、5粘,是先手5目的官子。但是:



图 30



(图30)黑方有A位的提,以下又有B位和C位的点入,故而要保留前图的先手扳粘,因此才会给白方逆收1、3扳粘的机会。
至此,对于单方先手的收官原则,可以总结为:掌握时机。
对于逆先手官子的原则,在以往的官子书里都认为,逆先手可以防止对方的先手,所以计算时将它作为一般后手官子的二倍来计算。但我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,下面做专门阐述。  六、逆收官子的原则
如前所述,官子的种类通常归纳为三大类,即双方先手、单方先手和双方后手。到了收官阶段,双方先手的官子“力在必争”,双方后手的官子“从大到小”,可以说这是无可置疑的准则。然而,对于单方先手的官子,对方下出时为逆收官子,双方又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?

图 31


图 32



(图31)黑1、3扳粘,如果时机正确是先手,其价值为先手3目。
(图32)黑1断吃一子,在一般情况下,白2必须应,黑1断的价值为先手4目。
诸如这一类单方为先手,另一方为后手的棋形,在中盘阶段,当我们判断形势和计算空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依据上述原则的。
然而,在实战对局中,(图31)的黑1扳,因对白方这块棋的生死没有影响,所以不能认为它是绝对先手,假如盘上其它地方有比黑4位吃一子更大的官子时,白4便可以不应。(图32)的黑1断吃虽可说是绝对先手,但在实战中往往因为劫材或气的关系而保留不走,因此都存在被对方逆收的可能。


图 33


图 34



(图33)白1、3扳粘的价值为逆收3目。
(图34)白1接即为逆收4目。
象这类目数不太大的逆收官子,就其表面价值而言仅此而已。但是,由于本来是对方先手权利的地方,能够争占过来归为已有,可想而知,其真正价值就不仅限于此了。
作为先手考虑,当然应尽量避免对方有利的逆收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对于先手方来说,“掌握好收官时机” 乃是重要的原则。
逆收官子虽然是后手,但其价值比起同类的双方后手官子无疑要大。那么,什么时候逆收有利,什么时候逆收不利呢?
不少业余爱好者有这样一种习惯的看法:逆收3目等于后手6目,逆收4目等于后手8目,简而言之就是二倍的关系。即使是职业棋手,甚至在其所著的棋书里也如是说:“在一般情况下,单方先手官子(包括逆收官子)的价值相当于后手官子的二倍,我们通常是把单方先手官子折合成后手官子的价值,然后根据价值的大小依次收官。”
对此,我们不敢苟同,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在理论上虽有一定的“道理”,但在实际中是很不确切的,也是绝对不能遵循的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?因为一盘棋的官子阶段,余下的后手官子是多种多样的。

图 35



(图35)假设现在盘上还有这样七处官子(为了便于计算,采用十路小棋盘予以说明):A为后手6目、B为5目、C为4目、D为3目、E为2目、F为1目,除此之外还有G为白方先手3目,现在轮到黑棋下,那么黑棋是下在A位收后手6目大呢?还是G位逆收3目大呢?



图 36


图 37



(图36)、(图37)用两种不同的下法收完官子,胜负的结果完全相同。也就是说,逆收3目即等于后手6目。假如当初余下的后手官子的价值分别是87654321的话,那么逆收4目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依次类推,也许关于“二倍”的论点,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不过,还是让我们分析一下胜负结果相同的原因何在。
(图37)的黑1逆收3目,由于这里本是白棋的先手权利,因而黑1之后可以说是净得了3目,然而黑方付出的代价是把先手占官的权利让给了白方。白棋所占到的是6目+4目+2目+=12目的官子,比起黑棋所占到的5目+3目+1目+=9目的官子,先手的利益也是3目,所以,其胜负的目数完全一样。
以上这个例子仅仅说明了逆收官子在理论上的价值。但是,在实际的对局中,盘上的官子由大到小,样样俱全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



图 38



(图38)是将(图35)的情况稍加改动,在A位存留一个1目的官子,整个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那么,黑方只有下在B位才是正确的,而在C位逆收3目就是极其错误了。原因是,这时先行的价值为(6+4+2+1)-(5+3+1)=4目。
由此可见,收官时先行的价值都是根据本局官子分布的情况而变化的。因此,我们认为绝不应该说:逆收官子的价值等于后手官子的二倍;而应该说:逆收官子的真正价值是由当时的先着官子价值决定的。
为进一步说明,请看:



图 39


图 40



(图39)现在盘上还有八个官子,A为后手6目,B为白方先手5目,轮到黑先,你认为应该如何下法?
先分析一下C至H的六个后手官子,C、D均为3目;E、F均为2目;G、H均为1目,双方皆可各得。因此:
(图40)黑1收后手6目的官子是正确下法,这时千万不要以为下在2位逆收5目相当于后手10目的价值,比黑1的价值大,如下在2位,那就将白白损失1目。



图 41


图 42



(图41)现在盘上尚有九处官子,A至H都双方后手官子,只有I为白方先手1目的官子,这时黑方如何下法才是正确收官?
目前的官子情况是:A与B的价值均为4目,C与D均为3目,E与F均为2目,G与H均为1目。由于这些都是相等价值、各得其一的官子,所以谁占都是一样的。也就是说,此时先行之利的价值等于零。因此:
(图42)这是黑1逆收1目的官子属于既得利益,是唯一的正确收官下法,与(图39)的情况相反,这时的逆收1目官子,也许胜负就在此一举了。
(图39)和(图41)的两种情况充分说明,逆收官子的真正价值的大小,取决于当时局面先行收官的价值,这个价值可能很大,也可能很小。
我们认为这样计算才更为合理:将所有的后手官子由大到小按顺序排列起来,其中如果有两个价值相等,双方必然各得其一的官子,因是“见合”官子可以不计。它的公式是:先行的价值=从第一个数开始与隔位数相加之和一被隔位数的相加之和。
至此,我们可以总结出了逆收官子的原则:在考虑逆收时,要先分析一下所余官子的分布情况,算出先行官子的价值。如果逆收官子的目数大于先行官子的价值,那么逆收有利,反之则逆收不利。
图3:黑方在4位又可反提一子,最后成为如此图形,这才是这道题的最后定形,在这一过程中,连续的几个图形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而回提的手法有三次。 第二章 官子的计算方法



布局和中盘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出个人的不同风格,棋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作战方式。而官子就不同了,它没有任何好恶、愿望等因素在内,只有精细的计算。

官子的计算方法,一般都被采用“出入计算法”,它不仅易懂,而且简单易行,在实战中运用得较多,是计算官子的主要手段。

出入计算法是从目数的损得进行计算。对于同一个官子,首先设想黑白双方正确应对后的局面,然后根据这个设想的结果进行比较,双方增减之和就是这个官子的目数。

一、单方目数增减的计算
单方目数增减的计算比较简单,但它却是出入计算法的基础,目数的得失和棋子的取舍都是根据它的方法来计算的。

图 1


图 2



(图1)黑1长,可以破掉白棋挡时作成的1目,而黑方本身的目数并无增减的变化。
(图2)白1挡,可以得1目,并不影响黑方。所以,这只是白棋单方目数的增减问题。
这个官子的价值是1目,双方谁下都是后手,通常称这个官子后手1目。



图 3


图 4



(图3)黑1提白三子,可以得6目。
(图4)白1接回白三子,虽然本身并不得目,但它防止了黑方得6目。所以,这也是黑棋单方目数的增减问题。
这个官子为后手6目。



图 5


图 6



(图5)白1扳,黑2退是为了避免劫争,以下至黑6粘止,是白方先手官子。
(图6)黑1立,对白棋来说,目数并无增减,但对黑棋来说,是增加了4目。因此这个官子的价值是4目,只不过对白方是先手4目,对黑方是逆先手4目而已。



图 7


图 8



(图7)黑1扑是先手吃掉白二子,白2作眼,不得不补,否则黑A位双吃,白棋全部被杀。黑1吃白二子是4目,加上X是2目,共得6目。
(图8)白1粘,接回二子,但本身的目数并没有增减,以后A位仍需补一手。其价值黑先手6目或白逆先手6目。



图 9


图 10



(图9)黑1提白三子是先手,白2作眼,只得补,否则黑A位打,白棋全部净死。
(图10)白1接回三子,黑2接也必须补,否则白2位打,黑棋全部净死。
以上两图白棋的目数没有变化,以后白A位仍要补一手,但(图9)的黑1提可以增加7目,而且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先手官子,这个官子的价值为双方先手7目。
计算的基础在于要首先设想黑先和白先之后所形成的局面,然后再将双方增减之差相加。 二 、双方数目增减的计算
进行出入计算时,最重要的是正确设想双方的应对。

图 11


图 12



(图11)黑1、3扳粘,是后手官子。同样:
(图12)白1、3扳粘也是后手官子。
(图11)的黑方在X得1目,(图12)的白方在X得1目,二者在得1目的同时,都使对方的1目减去,所以,把其增减的价值相加,即为现在的价值,也就是说,这个官子为后手2目。



图 13


图 14



(图13)黑1提白二子,后手得4目。
(图14)白1提黑一子,后手得2目。
把二者的增减相加,即为4目+2目=6目,也就是说,这个官子的价值为后手6目。



图 15


图 16



(图15)黑1、3扳粘是后手官子。
(图16)白1、3扳粘也是后手官子。
双方扳粘后,都按A位与B位立交换后计算,(图15)的黑方在X增加了3目,(图16)的白方也是在X增加了3目,故其增减为6目。
这个官子的价值后手6目。



图 17


图 18



(图17)黑1扳是先手权利,白2退,避免劫争,以下至白6粘止,黑在X得1目。
(图18)白1、3扳粘是后手,在X得4目。
这个官子按增减的出入计算应为5目,对黑方而言叫作先手5目,对白方而言叫作逆先手5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