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虺交友资源集锦
输入关键词:
类目资源: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

鲁虺交友资源集锦 / 朱光潛〈談交友〉★上一个 查看全部

朱光潛〈談交友〉★

財團法人江雲教育基金會

第1頁,共 5 頁

一 全文概覽──學生自學

1 用「因為……所以......」,說明朋友的重要。

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,有分享悲喜的需求,所以有分享悲喜的好朋友很重要。

2 用「因為……所以......」,說明朋友的影響。

因為朋友的影響很大,所以我們應謹慎選擇朋友。

3 用「因為……所以......」,說明朋友的益處。

因為透過與朋友的切磋琢磨,能讓我們變得玉潤珠圓、鞭辟入裡,所以朋友能幫助我們道

德學問的成長。

4 作者用哪句話概括為何交友的道理?

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=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悲喜。

5 作者認為交友的原則是什麼?

責己宜嚴,責人宜寬=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。

二 課文深究──教師引導

(一)難句梳理

1「人是社會的動物,生來就有同情心,生來也就需要同情心」,「同情心」與文中哪句話的涵

義較相近?

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=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悲喜。

2「一個人應該謹慎擇友,擇他所在的圈子,道理就在此」,畫線處的涵義是什麼?

(1)選擇他的交友對象。這種解釋,「擇他」的「他」指此人,「所在的圈子」指交友對象。

(2)觀察朋友的交往對象。這種解釋,「擇他」的「他」指朋友,「所在的圈子」指朋友的交

往對象。

→上述二種解釋,(1)的解釋較佳。

財團法人江雲教育基金會

第2頁,共 5 頁

3「人是善於模仿的,模仿品的好壞,全看模型的好壞」,句中「模仿品」、「模型」分別指誰?

(1)模仿品:人。(2)模型:朋友。

4 為「有如素絲,染青則青,染黃則黃」填補省略的內容。

(人)有如素絲,(朋友)有如染料。

(素絲)染青色則變為青色,(素絲)染黃色則變為青色。

5 詮釋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」的涵義?

找能與自己分享悲喜的朋友,再互相切磋,共同成長。

(二)朋友的重要

誰都知道,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。人是社會的動物,生來就有同情心,生來

也就需要同情心。......【中略】......人必須近人,你如果不信,請你閉關獨居十天半個月,再

走到十字街頭在人叢中擠一擠,你心裡會感到說不出來的快慰,彷彿過了一次大癮,雖然街

上那些行人平時沒有一個讓你瞧得上眼。

1 找出上文的主題句?這句話的涵義是什麼?

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=有能分享悲喜的朋友是人生樂事。

2 作者用哪句話開頭?它使主題句產生什麼效果?

用「誰都知道」開頭,增加主題句的說服效果。

3 作者舉哪些例子,證明我們需要有人分享生活的悲喜?

讀一篇好詩文,看一片好風景,需要有人分享歡喜,遇到一件大災難,需要有人一起同悲,

否則歡喜會減少,痛苦會增加。

4 作者如何證明人無法孤獨生活?

閉關獨居十天半個月,再走到十字街頭在人叢中擠一擠,你心裡會感到說不出來的快慰,

彷彿過了一次大癮,雖然【即使】街上那些行人平時沒有一個讓你瞧得上眼。

(三)朋友的影響

誰也都知道,朋友對於性格形成的影響非常重大。一個人的好壞,朋友薰染的力量要居

大半。......【中略】......人是善於模仿的,模仿品的好壞,全看模型的好壞。有如素絲,染青則

青,染黃則黃。「告訴我誰是你的朋友,我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一種人。」這句諺語確是經驗之

談。

財團法人江雲教育基金會

第3頁,共 5 頁

1 找出上文的主題句?

朋友對於性格形成的影響非常重大=朋友對於人的影響非常重大。

※說明:性格如指個性,受先天限制較多較難改變,建議改為「朋友對於人的影響非常重大」較不會有爭議。

2 作者使用哪些他人言論,豐富論述的內容?

(1)與善人交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;與惡人交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

(2)告訴我誰是你的朋友,我就知道你是怎樣的一種人。

3 這些言論的共同的重點是什麼?

朋友對人的影響極為深遠。

(四)朋友的益處

古人常拿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來譬喻朋友的交互影響。這譬喻實在是很恰當。玉石

有瑕疵稜角,用一種器具來切磋琢磨它,它才能圓融光潤,才能「成器」。......【中略】......所

以孔子論益友,特重直諒多聞。一個不能有諍友的人永遠是愚而好自用,在道德學問上都不

會有很大的成就。

1 找出上文的結論句?

一個不能有諍友的人永遠是愚而好自用,在道德學問上都不會有很大的成就。

2「玉潤珠圓」、「鞭辟入裡」強調朋友能給我們哪兩方面的益處?

(1)玉潤珠圓:強調朋友可以在道德上,磨我們,讓我們更成熟。

(2)鞭辟入裡:強調朋友可以在學問思想上,讓我們受養,讓我們更敏銳精確。

3 本段主要說明朋友能幫助我們在道德與學問的成長,據此重點,下列文字的涵義,應如何說

較恰當?

古人常拿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來譬喻朋友的交互影響。

古人常拿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來說明朋友對我們的幫助→這樣說較能含括本段重點。

4 孔子說:「益者三友,友直,友諒,友多聞」,這句話和本段結論有什麼關係?

朋友正直、誠信,可以磨我們的道德。朋友多聞可以養我們的學問、思想,使它們更精進。

財團法人江雲教育基金會

第4頁,共 5 頁

三 寫作練習

1 根據下列寫作大綱及本課內容,練習寫一篇「談朋友」的短文。

【大綱】(1)朋友的重要/(2)朋友的影響/(3)朋友的益處/(4)結論。

2 在下文的()中,填寫恰當的連接詞或語詞。

(1)誰都知道,擁有能分享悲喜的朋友是人生一件樂事,(因為)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生來就

需要有朋友分享悲喜。(例如)讀一篇好詩文,看一片好風景,沒有一個人在身旁可以告

訴他說:「這真好呀!」心裡就覺得美中有不足。遇到一件大喜事,沒有人和你同喜,你

的歡喜就要減少七、八分;遇到一件大災難,沒有人和你同悲,你悲痛就增加七、八分。

(2)(如果)孤零零的一個人,就不能唱歌、不能說笑話、不能打球、不能跳舞、不能吵架

拌嘴,總之,什麼開心的事也不能做。(所以)世界最酷毒的刑罰算幽禁和充軍,(因為)

逼得你和你所常接近的人們分開,讓你嘗無親無友那種孤寂的滋味。

3 簡述下文的重點。

既看重一個人把他當作真心朋友,他就變成一個受崇拜的英雄,他的一言一笑、一舉一動

都在有意無意之間變成自己的模範,他的性格就逐漸有幾分變成自己的性格。同時,他也

變成自己的裁判者,自己一言一笑、一舉一動,都要顧到他的讚許或非難。

我們會把朋友當做自己的模範,不斷學習他的優點,也會因顧慮朋友的評價,更加謹言慎

行。

4 刪除下文中涵義相近的句子或例子。

古人說:「與善人交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;與惡人交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

其臭。」久聞之後,香可以尋常,臭也可以變成尋常,習而安之,就不覺其為香為臭。一個

人應該謹慎擇友,擇他所在的圈子,道理就在此。人是善於模仿的,模仿品的好壞,全看

模型的好壞。有如素絲,染青則青,染黃則黃。「告訴我誰是你的朋友,我就知道你是怎樣

的一種人。」這句諺語確是經驗之談。

古人說:「與善人交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;與惡人交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

其臭」,久聞之後,香可以尋常,臭也可以變成尋常,習而安之,就不覺其為香為臭。【所

以】一個人應該謹慎擇友,擇他所在的圈子,道理就在此。人是善於模仿的,模仿品的好

壞,全看模型的好壞。有如素絲,染青則青,染黃則黃。「告訴我誰是你的朋友,我就知道

你是怎樣的一種人。」這句諺語確是經驗之談。

財團法人江雲教育基金會

第5頁,共 5 頁

5 下文談論二個重點:朋友一方面「磨」我們的道德,一方面「養」我們的學問。據此原則,

回答下列問題。

古人常拿「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」來譬喻朋友的交互影響。這譬喻實在是很恰當。玉石有

瑕疵稜角,用一種器具來切磋琢磨它,它才能圓融光潤,才能「成器」。人的性格也難免有

瑕疵稜角,如私心、成見、驕矜、暴躁、愚昧、頑惡之類,要多受切磋琢磨,才能洗刷淨

盡,達到玉潤珠圓的境界。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,與自己愈不同,摩擦愈多,切磋琢

磨的影響也就愈大。這影響在學問思想方面最容易見出。一個人多和異己的朋友討論,會

逐漸發現自己的學說不圓滿處,對方的學說有可取處,逼得不得不作進一層的思考,這樣

他對於學問才逐漸鞭辟入裡。在朋友互相切磋中,一方面被「磨」,一方面也受養。一個人

被「磨」的方面愈多,吸收外來的滋養就愈豐富。所以孔子論益友,特重直諒多聞。一個

不能有諍友的人永遠是愚而好自用,在道德學問上都不會有很大的成就。

(1)刪除本段說理不恰適或文意多餘的句子。

這影響在學問思想方面最容易見出。【此外,】一個人多和異己的朋友討論,會逐漸發現

自己的學說不圓滿處,對方的學說有可取處,逼得不得不作進一層的思考,這樣他對於

學問才逐漸鞭辟入裡。在朋友互相切磋中,一方面被「磨」,一方面也受養。一個人被「磨」

的方面愈多,吸收外來的滋養就愈豐富。

(2)將畫線處的內容,換詞說說看。

A 對方的學說有可取處:朋友。

B 逼得不得不作進一層的思考:必須。